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题
发布时间:2021-12-15 14:21:56 浏览量:904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整体设置9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通过课时比例调整,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强调课时结构要体现( )。
A.均衡性 B.统一性 C.综合性 D.选择性
2.下列关于“说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要完全按照教案的流程讲解 B.教材是唯一的标准
C.详讲重难点、教学流程及理论依据 D.视听者为学生
3.艾里斯的ABC理论中的“C”指的是( )。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获得正向的情绪结果
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D.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4.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与之相关联的教师职业道德是( )。
A.爱国守法 B.关爱学生 C.爱岗敬业 D.终身学习
5.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6.狗最初对圆形和椭圆形做出同样的反应,经训练后仅对圆形作出该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的( )。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7.指导学生使用“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等正向的自我对话以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是( )。
A.全身松弛训练法 B.系统脱敏法 C.肯定性训练法 D.改善认知法
8.幼儿园小朋友不爱吃肥肉,把偷偷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旁边小朋友的桌下。小朋友的行为是( )。
A.道德行为的表现 B.逃避惩罚的表现
C.不良品德的反映 D.道德意志薄弱的反映
9.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
A.不同的学习结果 B.学习层次的高低
C.学习情境的简繁 D.学习水平的优劣
1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的品德因素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参考答案
1.【答案】A。解析: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2.【答案】C。解析:说课就是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概括地解说自己对某一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科学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系统地表述自己执教该课程内容的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教案是教师备课这个复杂思维过程的总结,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而说课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我为什么要这样教”,所以A项错误。说课主要有四个方面: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程序。所以教材不是唯一的标准,B项错误。视听者为同行或专家,D项错误。说课重点主要在教学流程上,所以C项符合题意。
3.【答案】C。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简称RET,也译为理性情绪疗法,又称情绪ABC理论,是上一世纪50年代,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提出的。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方法,因其中也采用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也称为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即人的行为的ABC理论。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4.【答案】B。解析: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无限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教师应该关爱学生。
5.【答案】A。解析:信度是表明评价工具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测验的长度会影响测验的信度,因为如果测验较长时,可以很好地测出先后题目答案是否一致。
6.【答案】D。解析: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在实际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刺激进行分化,如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要求学生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题干中的狗对圆形和椭圆形能够作出分辨属于分化。故选D。
7.【答案】D。解析: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无论考试的结果如何,都将不会是最后一次”,对于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8.【答案】B。解析:孩子偷偷把自己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别人那里,主要是为了逃避教师的惩罚。
9.【答案】A。解析:加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故选A。
10.【答案】D。解析:“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说明行动的重要性,强调的品德因素是道德行为。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