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招聘

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2.14

发布时间:2021-12-14 15:41:40 浏览量:1120

  1.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段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答案】B。解析:体谅模式主张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2.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

  【答案】C。解析: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方法是锻炼法。

  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最符合下列哪个德育原则( )

  A.导向性原则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C.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D。解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4.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是德育过程中( )规律的体现。

  4.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是德育过程中( )规律的体现。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知识点。题干强调德育在各种活动中进行,体现了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5.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主要包括(多项选择题)。

  A.人格感化    B.环境陶冶    C.艺术陶冶    D.座右铭

  【答案】ABC。解析:本题当中属于陶冶法的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座右铭属于自我指导修养法。

  6.贯彻教育的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多项选择题)。

  A.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B.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C.不能迁就学生            D.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中疏导原则的贯彻要求。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教育的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他们表现出的积极性和微小进步,都要注意肯定,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据此可知本题答案为ABD。

  7.在德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矛盾有(多项选择题)。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D.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答案】ABCD。解析:在德育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可能存在的矛盾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等。

  8.认知模式由瑞士学者班杜拉提出的。(判断题)

  【答案】×。解析:认知模式代表人物皮亚杰、科尔伯格。班杜拉是社会模仿模式。

  9.德育过程的基础是知、情、意、行。(判断题)

  【答案】×。解析:品德的基础是知,德育过程的基础是活动和交往。

  10.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判断题)

  【答案】×。解析: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德育的途径和范围非常广泛,甚至包括非学校教育的教育活动。所以说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说法错误。

国华答题小程序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微信小程序 0535-6287588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