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招聘

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2.15

发布时间:2021-12-15 10:06:00 浏览量:1447

  1.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的实施过程,它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

  A.德育环境、德育内容    B.德育环境、德育目标

     C.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德育环境、德育方法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德育的基本要素。德育过程的要素复杂多样,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综上可知,ABD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为C。

  2.对祖国的眷念、对生命的敬畏、对事物的厌恶等属于( )。

  A.道德认知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答案】C。解析: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题干中表述与道德情感一致,因此选择C选项。

  3.“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做法主要反映了哪一德育过程规律?( )。

  A.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德育过程基本规律。A选项,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②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视具体情况,任何一方面都可以成为德育过程的开端,因此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或“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或“导之以行”,或“持之以恒”。故A选项符合题意。

  4.小学生彭某某决心改掉上学迟到的缺点,但冬天一到他又迟迟不肯起床,结果还是继续迟到。要对该生进行教育,应着重强化其( )。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认识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德育原则知识点。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题干中小朋友明显是不能克服困难,应从道德意志着手。

  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长善救失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D.因材施教

  【答案】D。解析:D选项,题干中,“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在德育过程中就是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道德教育。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与因材施教原则契合。因此本题选D选项。

  6.在学校的教室或走廊里,常见张贴着名人的字画或励志标语等,这种做法主要突出了( )。

  A.读书指导法    B.陶冶教育法    C,演示法    D.说服教育法

  【答案】B。解析:在学校的教室或走廊里,常见张贴着名人的字画或励志标语等方法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属于陶冶法,故本题选B。

  7.教育过程中,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对待思想问题那就违反了(多项选择题)的原则。

  A.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B.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E.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

  【答案】BC。解析:教育过程中,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对待思想问题那就违反了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8.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是(多项选择题)。

  A.思想政治与其他各科教学

  B.校外教育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

  D.校园文化环境

  【答案】ABCD。解析:我国中小学学校德育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这是学校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特别,是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政治课居于特殊的重要地位。(2)班主任工作、年级活动、班级活动是进行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指导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3)共青团、学生会活动是德育工作最有生气,最能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途径。(4)课外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5)生活劳动和其它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素质不可缺少的途径。(6)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环境是德育工作一条不可忽视的隐性途径。

  9.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判断题)

  【答案】√。解析: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德育的途径和范围非常广泛,甚至包括非学校教育的教育活动。因此,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10.“体谅模式”,这种模式的理论假设是很可靠的。(判断题)

  【答案】×。解析:假设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不是可靠的。

国华答题小程序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微信小程序 0535-6287588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