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山东医疗卫生备考(检验类)模拟题四
发布时间:2018-12-05 09:09:24 浏览量:1906
2019山东医疗卫生备考(检验类)模拟题四
301.溶血性贫血的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一般为:
A.极度活跃 B.明显活跃
C.活跃 D.减低
302.集合管包括:
A.近端小管、远端小管、髓袢细段
B.肾小球、肾小囊
C.皮质集合小管、直集合小管、乳头管
D.近端小管、皮质集合管、乳头管
303.活动性风湿患者抗 O 试验效价超过多少有诊断意义:
A.1:200 B.1:250 C.1:300 D.1:400
304.葡萄球菌致急性胃肠炎的致病因素是:
A.杀白细胞素
B.溶血毒素
C.肠毒素
D.血浆凝固酶
305.链球菌可分为 20 群,分群的根据是:
A.P 抗原不同
B.C 抗原不同
C.对氧的需求不同
D.M 蛋白不同
306.血源性肺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埃希菌
C.肺炎克雷伯菌
D.化脓性链球菌
307.关于 MRS 的描述错误的是:
A.携带 mecA 基因编码、低亲和力
B.报告耐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
C.普通药敏试验不能够筛选
D.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308.以下关于浅部真菌描述正确的是:
A.毛癣菌所感染的病发中只能看到发外型孢子,而没有发内型孢子
B.毛癣菌属毛发穿孔试验均为阳性
C.表皮癣菌属镜下可见小分生孢子
D.糠秕马拉色菌具有嗜油脂性
309.关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鉴定要点,错误的是:
A.氧化酶阳性
B.麦芽糖氧化
C.水解七叶苷
D.液化明胶
31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应用最多的底物是:
A.邻苯二胺(OPD)
B.四甲基联苯胺(TMB) C.ABTS
D.对硝基苯磷酸酯(p-NPP)
311.酶免疫技术中将抗原抗体包被后再用下列何种物质进行封闭可以消除非特异性显色导致的本底偏高:
A.1%~5%牛血清白蛋白
B.1%~10%牛血清白蛋白
C.0%牛血清白蛋白
D.0%~15%牛血清白蛋白
312.HAT 培养基中三种关键成分为:
A.次黄嘌岭、氨基蝶呤、胸腺嘧啶核苷
B.黄嘌呤、氨基蝶呤、胸腺嘧啶核苷
C.氨基嘌岭、氨基蝶呤、胸腺嘧啶核苷
D.腺嘌呤、氨基蝶呤、胸腺嘧啶核苷
313.杂交瘤细胞保存最好在:
A.室温B.-4℃
C.-20℃ D.-196℃
314.聚乙二醇(PEG1000~2000)是目前最常用的细胞融合剂,使用浓度(W/V)一般为 :
A.20% B.30% C.40% D.50%
315.外斐反应的原理是:
A.沉淀反应
B.间接凝集反应
C.交叉凝集反应
D.反向间接血凝反应
316.环状沉淀试验中要求:
A.抗原澄清
B.抗原和抗体都必须澄清
C.抗体澄清
D.对抗原和抗体没有特别要求
317.男,38 岁,患肺结核后肺部形成空洞,是由以下哪种介导的超敏反应产生的结果:
A.IgG,IgM B.IgE
C.IgM,补体
D.T 细胞
318.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的马血清所引起血清病的发病机制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319.会导致尿胆素原排泄减少的是:
A.肠梗阻
B.溶血
C.碱中毒
D.胆道梗阻
320.不出现 bcr-abl 融合基因的疾病有: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MDS
D.急性红白血病
321.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征:
A.白血病细胞有明显质和量异常
B.白血病细胞胞浆中出现 Auer 小体
C.白血病细胞可进入周围血液
D.白血病细胞易浸润淋巴结
322.关于含铁血黄素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提示慢性血管内溶血
B.尿中有铁排出
C.只要存在慢性血管内溶血本试验阳性结 果可持续数周
D.慢性血管内溶血全过程本试验都是阳性
323.用革兰染色法染色,革兰阳性菌被染成:
A.红色
B.灰色
C.黄色
D.紫色
324.何种细胞表面具有小鼠红细胞受体:
A.中性粒细胞
B.巨噬细胞
C.T 淋巴细胞
D.B 淋巴细胞
325.多种方法可用于保存单细胞悬液,何种方法对细胞表面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无影响, 但是破坏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A.深低温保存法
B.甲醛固定保存法
C.乙醇固定保存法
D.甲醇固定保存法
32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 B 细胞的功能:
A.体液免疫应答中直接产生抗体
B.免疫调节细胞
C.抗原识别细胞
D.抗原呈递细胞
327.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重要抗原是:
A.组织抗原
B.组织特异性抗原
C.血型抗原
D.人类白细胞抗原
328.正常阴道分泌物为:
A.白色稀糊状.元气味.量多少不等
B.白带浑浊黏稠.量少
C.量不增加
D.白带量较多
329.用于纯化酶和受体蛋白的最好方法:
A.盐析法
B.电泳法
C.亲和层析法
D.有机溶剂沉淀法
330.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灶:
A.依赖于红细胞和补体
B.致尿量增多
C.需要补体和中性粒细胞
D.依赖于巨噬细胞
331.机体产生抗核抗体可见于:
A.多发性骨髓瘤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自身溶血性贫血
D.甲状腺肿大
332.所谓直接胆红素是指:
A.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B.与葡萄糖酸结合的胆红素
C.与重氮试剂直接反应的胆红素
D.用加速剂催化后发生重氮反应的胆红素333.CK-MM 主要存在予:
A.脑组织
B.肝脏
C.骨骼肌
D.心肌
334.降低血糖的激素有:
A.胰岛素
B.皮质素
C.肾上腺素
D.胰高血糖素
335.肝脏在脂类代谢中所特有的作用是:
A.将糖转变为脂肪
B.由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
C.生成酮体
D.合成磷脂
336.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血液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B.血液单核细胞显著增高
C.血液异型淋巴细脆显著增高
D.血液淋巴细胞持续显著升高
337.在氧解离曲线中关于 P50 说法正确的是:
A.指 PO2 为 50mmHg 时所对应的血氧饱和度
B.P50 是衡量 Hb 与 O2 结合状况的重要指标
C.氧解离曲线左移 P50 值增大
D.氧解离曲线右移 P50 值减小
338.组成黄骨髓的主要是:
A.原始细胞
B.幼稚细胞
C.脂肪细胞
D.巨噬细胞
339.采用 CDPA-1 保存的血液在 4℃可保存:
A.4 天
B.14 天
C.21 天
D.35 天
340.ABO 血型表现型有:
A.3 种
B.4 种
C.5 种
D.8 种
341.关于胆汁的叙述,何项是错误的:
A.出肝细胞分泌
B.成人每日分泌 800~1000ml
C.与消化有关
D.与消化无关
34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筛选试验是:
A.血红蛋白电泳
B.红细胞形态检查
C.蔗糖溶血试验
D.Coombs 试验
343.肾病综合征最多见的蛋白尿是:
A.肾小球性蛋白尿
B.肾小管性蛋白尿
C.混合性蛋白尿
D.溢出性蛋白尿
344.属于肾小管性蛋白尿的情况是:
A.泌尿系结石
B.重金属中毒
C.巨球蛋白血症
D.糖尿病肾病
345.不属于功能性蛋白尿的情况是:
A.剧烈运动后
B.发热
C.寒冷刺激
D.站立时间过长
346.测定尿葡萄糖,现认为最佳方法为:
A.试带法
B.班氏法
C.薄层层析法
D.丽春红法
347.肝细胞性黄疸见于:
A.胆管结石
B.胆管癌
C.急性黄疸性肝炎
D.胰头癌
348.引起血糖减低而尿酮体阳性的原因包括:
A.服用苯乙双胍
B.败血症
C.饥饿
D.肺炎
349.有关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均寿命为 120 天
B.人红细胞来自骨髓和脾脏
C.衰老的红细胞主要在肝脏破坏
D.细胞膜表面带正电荷
350.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单位
351.精密度与准确度稍低于决定性方法的分析方法为:
A.决定方法
B.常规方法
C.经典方法
D.参考方法
352.用双缩脲法测定总蛋白时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蛋白质肽键与试剂反应进行双缩脲复合物
B.其中的酒石酸钾钠可以稳定铜离子
C.反应中产生紫红色络合物
D.反应是在酸性溶液中进行的
353.血中具有生理作用的钙是:
A.草酸钙
B.磷酸氢钙
C.羟磷灰石
D.氢氧化钙
354.蛋白质特征元素是:
A.氢
B.氧
C.氮
D.琉
355.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特点是:
A.Hb<110、MCV<80fl、MCH<26pg、MCHC<31%
B.Hb<130、MCV>94fl、MCH<26pg、MCHC<31%
C.Hb<110、MCV<80fl、MCH>32pg、MCHC<31%
D.Hb<110、MCV>94fl、MCH<26pg、MCHC>36%
356.诊断试验的诊断效率是指:
A.某病患者的诊断试验为真阳性的比例
B.所有实验结果中正确结果的百分数
C.真阳性和真阴性之和与受试人群的百分比
D.受试人群中真阴性的百分率
357.抗原抗体反应形成明显沉淀物条件为:
A.抗原显著多于抗体
B.抗体略多于抗原
C.抗原抗体比例合适
D.抗体显著多于抗原
358.可作为营养不良的指标是:
A.结合珠蛋白
B.转铁蛋白
C.铜蓝蛋白D.C-反应蛋白
359.血液中胆红素的来源不包括:
A.血红蛋白
B.胆汁酸
A 肌红蛋白
D.细胞色素
360.原始巨核细胞的免疫标志是:
A.CD33 B.CD3 C.CD19 D.CD41
2019山东医疗卫生备考(检验类)模拟题四
检验类答案与解析
301.【答案】B。解析:溶血性贫血的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一般为明显活跃。
302.【答案】C。解析:尿液是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肾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后生成,再流经输尿管,在膀胱内暂时贮存,最终排出体外。肾单位是肾脏生成尿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管按不同的形态结构,分布位置和功能分成三部分:近端小管、髓袢和远端小管。集合管分为皮质集合小管、直集合小管和乳头管 3 段。皮质集合小管的起始通过连接小管与肾小管的远曲小管连接。因此本题应该选 C。
303.【答案】D。解析:风湿热患者血清中抗 O 抗体比正常人显著增高,大多在 250单位左右,活动性风湿患者抗 O 试验效价一般要超过 1:400 才有诊断意义。
304.【答案】C。解析: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是引起急性胃肠道症状的主要因素。
305.【答案】B。解析:根据链球菌细胞壁中抗原结构(C 多糖抗原)的不同,运用血清学方法可分成 A~H、K~V 共 20 个群。
306.【答案】A。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易经原发病灶进入 血流,在体内播散导致转移性的化脓性感染病灶。
307.【答案】C。解析:本题要点为 MRS 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MRS 即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携带 mecA 基因、编码低亲和力青霉素结合蛋白,导致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是医院内感染重要病原菌,但对万古霉素表现敏感,因此临床上可使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筛选常用头孢西丁纸片法。
308.【答案】D。解析:毛癣菌所感染的病发中可见发外型孢子和发内型孢子,而小孢子菌感染病发中只有发外型孢子;毛癣菌属不同种毛发穿孔试验结果不一,如石膏样毛癣菌为阳性,而红色毛癣菌为阴性;表皮癣菌属无小分生孢子;小孢子菌很少感染指(趾)甲。
309.【答案】A。解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革兰阴性,有端鞭毛 1~8 根,多数为 3 根以上,有动力,无芽孢,无荚膜,氧化酶阴性,液化明胶,水解七叶苷,赖氨酸脱羧酶阳性,氧化分解麦芽糖。
310.【答案】B。解析:邻苯二胺灵敏度高,比色方便,是 ELISA 中应用最早的底物,但稳定性差,反应过程需要避光,还具有致癌性;四甲基联苯胺稳定性好,反应无需避光,没有致突变作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底物,但是水溶性差。
311.【答案】A。解析:封闭采用的物质是 1%~5%牛血清白蛋白。
312.【答案】A。解析:HAT 系次黄嘌呤(hypoxantin)、氨基蝶呤(aminopterin)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hymidin)三种物质各英文首字之缀列,HAT 培养基也就是指含有这三种物质的细胞培养基。
313.【答案】D。解析:杂交瘤细胞保存最好在-196℃的液氮中。
314.【答案】C。解析:使用细胞融合剂造成细胞膜一定程度的损伤,使细胞易于相互粘连而融合在一起。最佳的融合效果应是最低程度的细胞损伤而又产生最高频率的融合。聚乙二醇(PEG1000~2000)是目前最常用的细胞融合剂,一般应用浓度为 40%(W/V)。
315.【答案】C。解析: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的脂多糖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的 O 抗原有共同的抗原成分。由于变形杆菌易于制备,其凝集反应结果又便于观察,因此临床检验中常用这类变形杆菌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这种交叉凝集反应叫外斐反应,用于检测人类或动物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供立克次病的辅助诊断。
316.【答案】B。解析:环状沉淀试验中为方便观察试验结果,抗原和抗体都必须澄清。
317.【答案】D。解析:由胞内寄生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感染,可使机体在产生细胞免疫的同时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结核患者肺内空洞形成是Ⅳ型超敏反应引起的,即由 T 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产生的结果。
318.【答案】C。解析:血清病为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通常在初次接受大剂量抗毒素(马血清)1~2 周后,出现发热、皮疹、关节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荨麻疹等症状。主要是体内马血清尚未清除就产生了相应抗体,两者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所致。
319.【答案】A。解析:在肠道中的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在肠菌的作用下生成胆素原,20%~30%的胆素原被肠黏膜细胞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随胆汁排入肠道,形成胆素原的肠肝循环。只有少量经血循环入肾并排出。肠道阻塞使肠道中胆红素生成的胆素原减少,故尿胆素原排泄也减少。
320.【答案】D。解析:MRL 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关键是寻找肿瘤性的标志,基因过度表达、点突变、染色体易位、基因重排或融合基因等均可作为白血病细胞的分子标志,以此检测 MR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DS、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出现 bcr-abl 融合基因。
321.【答案】A。
322.【答案】D。解析:在溶血初期虽有血红蛋白尿,但因血红蛋白尚未被肾上皮细 胞摄取,不可能形成含铁血黄素,因此本试验可呈阴性反应。
323.【答案】D。解析:用革兰染色法染色,革兰阳性菌被染成紫色。
324.【答案】D。解析:B 淋巴细胞上有许多特异性受体,如补体受体.Fc 受体.EB 病毒受体.小鼠红细胞受体等。
325.【答案】B。解析:甲醛固定保存法破坏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326.【答案】A。解析:B 细胞可以识别抗原并加以呈递,转变成浆细胞后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并可调节免疫应答。
327.【答案】D。解析: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重要抗原是人类白细胞抗原。
328.【答案】A。解析:正常阴道分泌物为白色稀糊状。无味量多少不等。
329.【答案】C。解析:亲和层析法是利用待分离物质和它的特 异性配体间具有特异的亲和力,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的一类特殊层析技术。具有专一亲和力的生物分子对主要有:抗原与抗体.DNA 与互补 DNA 或 RNA.酶与它的底物或竞争性抑制剂.激素与它们的受体.维生素和它的特异性结合蛋白.糖蛋白与它相应的植物凝集素等。亲和层析纯化过程简单.高分辨率。 对分离含量极少又不稳定的活性物质尤为有效。
330.【答案】C。解析:免疫复合物通过激活补体.中性粒细胞浸润造成组织损伤。
331.【答案】B。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可累及许多器官系统,如皮肤.神经和浆膜等。其主要基础为自体免疫性疾病,即患者产生抗核抗体。
332.【答案】C。解析:与重氮试剂直接反应的胆红素称为直接胆红素。
33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分布,CK-MB 主要分布于心肌中;脑.前列腺.胎盘及甲状腺中 CK-BB 占优势;骨骼肌及心肌中 CK-MM 占优势。
334.【答案】A。解析:考查血糖浓度的调解,胰岛素一方面促进这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并转化为糖原或脂肪储存,另一方面抑制肝脏糖原的分解和糖异生,从而降低血糖。
335.【答案】B。解析:肝是体内胆固醇的重要排泄器官。胆汁酸的生成是肝降解胆固醇的最重要途径。肝不断将胆固醇转化成胆汁酸,以防止体内胆固醇的超负荷。同时胆汁酸为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所必需。
336.【答案】D。解析:肝是体内胆固醇的重要排泄器官。胆汁酸的生成是肝降解胆固醇的最重要途径。肝不断将胆固醇转化成胆汁酸,以防止体内胆固醇的超负荷。同时胆汁酸为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所必需。
337.【答案】B。解析:略。
338.【答案】C。解析:组成黄骨髓的主要是脂肪细胞。
339.【答案】D。解析:采用 CDPA-1 保存的血液在 4℃可保存 35 天。
340.【答案】B。解析:ABO 血型表现型有 4 种。
341.【答案】D。解析:胆汁中有消化作用的成分主要是胆盐。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均可降低脂肪表面的张力,使脂肪乳化成许多微滴,以曾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胆盐还能与脂肪酸.胆碱甘油等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342.【答案】C。解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的红细胞,在低离子强度溶液中对补体敏感性增强,进而导致渗透性溶血,该试验敏感但不特异,可作为其筛选试验。
343.【答案】A。解析:某些炎症.免疫和代谢等因素使肾小球滤过膜孔径增加,电荷屏障遭到破坏,使血浆的中分子及大分子量的蛋白出现在原尿中,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形成的蛋白尿称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344.【答案】B。解析:炎症或中毒引起肾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的重吸收能力降低 而导致的蛋白尿称为肾小管性蛋白尿。见于肾孟肾炎.重金属中毒等。
345.【答案】D。解析:由于发热.剧烈运动.精神紧张等应激状态导致的蛋白尿为功能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少年,呈一过性。
346.【答案】A。解析:试带法简便.快速.特异性高,较班氏法更为敏感(试带敏感度 在 2.0~5.0mmol/L),与班氏法测定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盖异,具有半定量作用。
347.【答案】C。解析:肝细胞性黄疸如黄疸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毛细胆管阻塞使结合胆红素随胆汁分泌受阻,逆流入血从尿中排出。
348.【答案】A。解析:服用苯乙双胍等,由于药物抑制细胞呼吸,可出现血糖减低而尿酮体阳性的现象。
349.【答案】A。解析: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 120 天,衰老的红细胞主要由脾脏破坏和清除。
350.【答案】D。解析:肾单位是肾生成尿液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基本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是完成泌尿功能的基础。
351.【答案】D。解析:临床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很多,根据其准确度与精密度递减可以分为三级:决定性方法、参考方法和常规方法。决定性方法用于发展及评价参考方法和标准品。参考方法用于鉴定常规方法和二级标准品。
35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査双缩脲法测定,双缩脲法是在碱性环境中进行。
353.【答案】D。解析:血浆钙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血浆钙作为血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骨骼肌中的钙可引起肌肉收缩;钙还参与其他重要的生理调节,但不包括 pH 的调节。
35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査蛋白质的组成元素,蛋白质所含的主要元素有:碳、 氢、氧、氮、硫。其中氦的含量较恒定,平均为 16%,即每 l00g 蛋白质中含 1g 氮,因此可通过测定生物样品中的氮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355【. 答案】A。解析: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特点是 Hb<110、MCV<80fl、MCH<26pg、
MCHC<31%,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56.【答案】B。解析:诊断效率又称总符合率、诊断准确度,是指在患病和非患病 者中,用诊断试验能准确划分患者和非患者的百分比,反映诊断试验正确诊断患者与非 患者的能力。理想试验的诊断准确度为 100%。
357.【答案】C。解析:当抗原抗体比例合适时,抗原抗体分子充分结合,沉淀物形成快而多。
35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转铁蛋白的临床意义,转铁蛋白在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疾病及营养不良时亦下降,可作为营养不良的指标。
359.【答案】B。解析:胆红素来源于体内含铁卟啉的化合物有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等。
360.【答案】D。解析:原始巨核细胞的免疫标记为 CD41,CD33 为髓系、CD19 为 B 淋巴细胞、CD3、CD4 为 T 淋巴细胞的标记。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题库